viewer 

(圖片提供:林奕維)

 

六月中的早晨,史特拉斯堡依然有些寒意。我揉揉剛睡醒的眼睛,正要準備一壺熱騰騰的咖啡,就在963秒的時候,抽屜裡的電話響了,來電顯示,是五年前的我打來的:「呃,懿珊,好久不見,有一位林奕維先生,說想訪問訪問我們呢。」直接了當的開場白,讓我有些摸不著頭腦。

一邊把熱水徐徐到在濾紙上的咖啡,一邊聽著五年前的我興奮地解釋:「是這樣的,林奕維是一位年輕台灣藝術家,正在籌辦一個關於卡塞爾主題式創作計畫找到我寫的兩篇關於2007年卡賽爾文件展的文章,想跟我和你談談關於卡賽爾一行的經驗。」

倚在窗邊,看看咖啡緩緩低著,慢慢回想那兩篇文章。我記得五年前的我當時看完展覽時,滿腔熱血,滿腦子感想,很認真地默默地在自己的一角紀錄當時的心得,像是自言自語似的。文章貼在部落格後,就沒有後續了。

因此能想像五年前的我那如遇知音般的興奮,我問:「那,請林奕維訪問你就好了啊,我可以提供甚麼呢?」

五年前的我沈默了一會兒說:「他想瞭解我跟你之間,對於2007卡賽爾展覽有沒有甚麼不一樣的感想或看法吧。」

於是,我接受訪談邀請,法國台灣藉著電子郵件往返溝通,安排2012林奕維五年前的我之訪談時間,一段奇妙之時空之旅就這樣展開

 

●●

林奕維對於卡塞爾的主題式創作計畫,概念正如藝術家本身所提,源於 Nicolas Bourriaud所提出之「參與美學」-- 一項為了試圖定義90年代後期的藝術創作所提出的理論。說明當代藝術家複製社會情境,邀請觀眾進入並參與, 建立了互動的人際關係,產生藝術創作,同時達到社會批判之目的。這種在「現實社會裡複製現實社會一角」的創作過程同時類似法文 ‘Mise en abyme’一詞(鏡像結構),目的就是如反應社會現狀,提醒人們檢視問題所在。

那,我就是被邀請的觀眾,進入林奕維所設定的情境,與五年前的我對話,回憶卡塞爾文件展的經驗。


●●●

2007年,五年前的我正於史特拉斯堡二大,視覺藝術碩士一年級。對於很多事情都還懞懞懂懂,對於教授用法文解釋美學依舊感到吃力,每天皺著眉頭上課,卻拼命想跟上進度 ;同時得準備碩士論文,各方面的理論與藝術知識卻總覺得有如黑洞般,越研究,越發現自己的不足。因此當教授提起五年一度的卡塞爾文件展,對我來說,就如同接觸當代藝術的快速電梯,走一趟,勝過讀萬卷書。

如果現在問2012,去參觀這類國際藝術盛事,甚麼樣的準備最重要?我會回答:「不要找太差的住宿,讓夜晚好好補眠是很重要的。」因為這並非一般的觀光,而是腦力激盪的密集訓練,得在幾百建藝術作品中仔細看理解思考吸收體會。。。沒有清晰的頭腦,是很難應付如此龐大的知識與感觸。

五年前的我在看展覽之前,並沒有作太多的功課,沒有事先查詢有哪些藝術家參展,再對藝術家先做瞭解。我無法斷定這樣的做法是對或是不對的,只知道,我想要的,是帶著基本的藝術知識,和沒有成見沒有主觀意識沒有藝評在先的空白思緒,去裝滿不一樣的視界;我不想要的,是去「證實」藝術家的創作是否符合「我先前所認識的理念」。三天緊湊的觀展下來,令我印象深刻的創作雖不多,但也足夠讓我反覆思考許久,再深入研究其創作理念,更是另一種收穫。我將那些感想,發表在2007 Kassel卡賽爾文件展 (一)/ DOCUMENTA KASSEL (1)2007 Kassel卡賽爾文件展 (二)/ DOCUMENTA KASSEL (2)

為了相較2012對於五年前卡塞爾文件展的藝術創作有何不一樣的看法,又再次仔細翻閱當時買的目錄,再次證實,當初令我感動的作品,現在依然令我感動,因為我透能過作品直接感受到藝術家熱切想表達的概念;而有些作品即使我重新審閱研究,還是難以認同,無法認同藝術家以艱晦深奧的語言,解釋那令人難以捉摸的創作

其中Gonzalo Diaz的作品「日蝕」(Eclipsis)五年後再看,依然令人玩味再三。藝術家刻意將展覽房間營造出神祕莊重的的氣氛,讓人以為即將看到一件多偉大的做品。然而待觀者進入展覽房間,面對一片空蕩、一大面白牆上的小方框和一盞聚光燈,從疑惑研究在看得懂與看不懂這一片空白中掙扎 研究。。。等到靠近白牆,自己的陰影擋住聚光燈,才恍然大悟,原來方框裡已打上白色字幕,「你來到德國的心臟地帶,只是為了在你自己的陰影中閱讀『藝術』這個字」(Du Kommst Zum Herzen Deutschlands nur um das Wort Kunst unter dem eigenen Schatten zu lesse

多麼巧妙的 "Mise en abyme ",多麼簡潔有力的諷刺,諷刺觀眾與塞爾文件展的關係。來參觀展覽的觀眾,多少是帶著朝聖的心情?然而面對一件又一件讓人難以捉摸的當代藝術,又何嘗不是在懂以不懂之間掙扎?掙扎後,得到的又是甚麼?然而當代藝術的樂趣就是在於沒有一個完整答案,人人都可以詮釋藝術創作,人人都可以依照感受力不同,給予不同的批判。

2007卡塞爾文件展對我來說,不只是一趟珍貴的藝術之旅,也與同行的巴西同學成為摯友,更讓我在五年後認識新朋友。很高興這次與林奕維分享2007卡塞爾文件展的經驗2012卡塞爾文件展正在進行,那2019會不會又有另一場時空之旅?

 

附上林宏璋老師對此展覽所發表的文章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reading/11051301/112012070800087.html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 

arrow
arrow

    ishan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